空压机、风机等设备的噪音治理
空压机、风机等工业设备的噪音治理需要结合声源特性、传播途径及现场环境,采取综合性的降噪措施。以下是常见的治理方案和技术要点:
一、噪声源分析
-
空压机噪声
-
机械噪声:活塞/螺杆运动、轴承振动等中低频噪声(500Hz以下)。
-
气流噪声:进气口、排气口的高频气流啸叫(500Hz以上)。
-
振动传导:设备振动通过基础传递至建筑结构。
-
-
风机噪声
-
空气动力噪声:叶片旋转、湍流产生的中高频噪声(主导成分)。
-
机械噪声:电机、传动部件振动。
-
二、噪声治理措施
1. 隔声(阻断传播路径)
-
隔声罩/隔声房:
-
采用钢板(1.5~2mm)+阻尼层+吸声材料(如岩棉、玻璃棉,50~100mm厚)复合结构,隔声量可达20~30dB。
-
需预留散热通道(如消声百叶或强制通风系统)。
-
-
局部隔声屏障:适用于大型风机,在噪声敏感侧设置屏障,高度需超过声源。
2. 消声(针对气流噪声)
-
进气/排气消声器:
-
空压机:抗性消声器(针对低频)或阻抗复合式消声器。
-
风机:阻性消声器(中高频,如穿孔板+吸声棉结构)。
-
-
消声风管:内衬吸声材料的风管,降低管道传声。
3. 吸声(减少混响)
-
墙面/顶棚吸声处理:在设备机房内安装吸声体或吸声板(NRC≥0.8),降低反射声5~10dB。
4. 减振(阻断固体传声)
-
减振基础:
-
空压机:橡胶减振垫(静态压缩量5~10mm)或弹簧减振器(低频振动)。
-
风机:减振平台+惰性块(质量块)。
-
-
软连接:设备与管道间采用橡胶软管或波纹管(长度≥10倍管径)。
-
管道隔振吊架:避免振动通过支架传递。
5. 设备优化(源头控制)
-
选用低噪声设备:如变频风机、螺杆式空压机(比活塞式低10~15dB)。
-
优化运行参数:降低转速、调整叶片角度(风机)、减少压力脉动(空压机)。
三、典型方案示例
案例1:空压机站噪声治理
-
措施:
-
隔声罩(35dB插入损失) + 消声器(进气/排气,15dB降噪)。
-
减振基础(振动衰减≥90%)。
-
机房内壁贴吸声材料(混响时间降低至1s以下)。
-
案例2:离心风机管道噪声
-
措施:
-
管道包裹隔声毡(2mm铝箔面层+50mm玻璃棉,降噪10~15dB)。
-
出口安装阻抗复合消声器(20dB降噪)。
-
电机底座加装弹簧减振器。
-
四、注意事项
-
散热问题:隔声罩需配合通风系统(如轴流风机+消声风道)。
-
维护便利性:隔声罩设计可拆卸面板或观察窗。
-
合规性:确保治理后厂界噪声符合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(GB 12348-2008)。
通过以上措施组合,通常可将空压机、风机噪声从85~100dB(A)降至65~75dB(A),具体需根据现场声学检测数据调整方案。建议委托噪声治理公司进行声学仿真(如SEAM软件)和定制化设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