噪声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及治理措施
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全身性的、多方面的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听力损伤:
-
- 长期接触噪声会导致听力敏感度下降,听阈提高,语言接受和信号辨别力变差。
- 严重时可能导致耳聋,这种耳聋是不可恢复的。
- 噪声引起耳聋的早期表现为高频段听力下降,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的延长,病情会加重,最终可能出现明显的语言听力障碍。
2.睡眠障碍:
- 噪声会干扰人的正常睡眠,即使是较低强度的噪声也可能使人难以入睡或睡眠中断。
- 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、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,导致疲劳、烦躁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。
3.心血管系统问题:
- 噪声会引起人体的应激反应,导致血压升高、心率加快。
- 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,这种应激反应会反复出现,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,从而引发高血压、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。
4.神经系统问题:
- 强烈的噪声刺激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,导致头痛、头晕、记忆力减退等症状。
- 噪声还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和传递,干扰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。
5.心理问题:
- 噪声会对人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,使人出现焦虑、抑郁、烦躁不安等情绪。
- 在嘈杂的环境中,往往难以集中精力,容易产生紧张和压力感。
6.消化系统问题:
- 噪声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、食欲减退、胃蠕动减慢、胃液分泌减少等问题。
噪声污染治理措施
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,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:
1.减少噪声源:
-
- 选用环保低噪型设备,对噪声污染设备进行基础减振等措施。
- 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和更新,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况,防止非正常工况下的高噪声污染。
2.隔音隔振:
- 通过设计建筑物或设备,采用隔音材料或隔振设备来减少噪声的传播或传递。
- 例如,在车间天面设置水泥墙以减少噪声影响,或使用百叶窗式隔声屏对冷却塔进行隔声处理。
3.控制噪声传播路径:
- 通过改变噪声的传播路径来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。
- 例如,改变道路布局、引入绿化带等。
4.个人防护:
- 对于受到噪声影响的个人,可以采取个人防护措施,如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护用品。
5.法律法规:
- 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,规范噪声排放标准和噪声控制措施。
- 确保环境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。
6.教育宣传:
- 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噪声问题的认识。
- 促使人们自觉减少噪声污染。
7.技术创新:
- 不断推动噪声治理技术的创新。
- 寻找更有效、更环保的噪声控制方法。
- 对于受到噪声影响的个人,可以采取个人防护措施,如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护用品。
综上所述,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,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,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来减少噪声污染。